美丽中国行 hi,最近想去哪

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
站内搜索:

蜀身毒道,凝固岁月

西南丝绸之路,西汉时称为“蜀身毒道”,从今四川成都起始,经云南的昭通、曲靖、大理,从保山出境入缅甸、泰国,到达印度(古称身毒),再翻山越海抵达中亚,然后直至地中海沿岸。它和西北丝绸之路几乎同时开通,一直沿用到近代,是中国西南地区沟通南亚诸国的经济大通道,人们通过它进行商贸往来、文化交流和宗教融合。如今,古道的辉煌已经消逝,但青石板上深深的马蹄印还能唤醒当年的记忆,透过它,仿佛还能隐约看到马帮的背影,披着残阳,朝历史深处走去……

成都是一座舒适、安逸的城市,四面环山,因为蜀道难行,对外几乎封闭但两千多年前古人用双脚走出的一条道路——蜀身毒道,将成都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在一起。成都成为这条古道的起点,也成为繁盛的商贸中心,大量丝绸、铁器、漆器等从这里出发,沿着西南深山密林中的通道,走向南亚、西亚以至欧洲。

蜀锦,其价如金,采用现代科技.一台花楼织机,两人操作,一天最多也就能织出4寸左右,当年为了供应各方需求,不知蜀地有多少妇女日夜在织机上穿梭。为了管理织锦业,成都在西汉时就有了“锦官”,很多成都人直到现在还喜欢对外称向己的城市是“锦官城”,

如今想要再欣赏到蜀锦的秀色,成都的锦绣工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这里有着浓厚的蜀锦蜀绣风格,外墙灰白相间,地面用青色石铺就,古意浓浓,而外面使用的铝合金格栅和定制的青色瓷砖相互交叠,构成锦绣般的编织效果,尽显艺术气息。蜀绣的技艺特点是线法平顺光亮、针脚整齐、施针严谨、掺色柔和,车拧白如、劲气生动、虚实得体,在这里能欣赏到精巧的针法绣技、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、绣画合一的线条绣、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、纱针、点针、覆盖针等,让人叹为观止,大开眼界。

成干上万匹锦帛在成都织好,西出临邛(今邛崃),南出南安(今乐山),进入蜀身毒道。蜀地商队驱赶着驮运丝绸的马队一路走来,沿途尽是火山深壑,云遮雾罩,崎岖而蜿蜒,神秘而惊险。在山崖上踏出的步道,仅供一人通过,人与马缓缓穿梭在莽莽原始森林里,除了潺潺溪流和几声鸟鸣,唯有叮当的马铃相伴。 蜀锦质地绢细,行销海外,深受喜爱。外族商旋为求蜀锦、千里迢迢带来了珍贵的海贝、象牙。不断走出去的古蜀人,和不断走进来的异邦商贾,在这条艰险的古蜀道上,风餐露宿,日夜兼程,各种货物在这条古道上汇集成了一片贸易的海洋。

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,初名“罗绳”,历史上是蜀身毒道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,也是唐藩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。上里因商而辟,因商而兴,也因商得以流传。小镇依山傍水,田园小丘,木屋为舍,现在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。

古镇不大,也看不到“昔日繁华百宝街,雄商大贾挟货来”的商业气息,仍旧守着千年前的古朴无华。寻找未曾湮灭的历史踪迹,眼前依稀可见的,是沿街的老式铺面和错落有致的木制楼阁,石板铺街,街市主要是“井”字布局,取“井中有水’、防止火患之意,风格各异的建筑,与四周环抱的溪水、绿草披拂的古桥、桥边的古塔,古树相映成趣,构成-幅古韵犹存的生活画卷。

一家杂货铺子里,老式的玻璃匣子,满满装着糖果,蜜饯,对面铺子门前,白须白眉的老汉,一边倚门与人寒暄,一边抽着长长的旱炯管。旁边,坐着摆开的木头条凳,穿着夹克的汉子,与抱着孩子的女人,在木头方桌上,把麻将搓得哗啦啦响。酒帘高挂,穿过诱人的酒香,是一家南货店熏得黑亮的腊肉。这简简单单,趣味盎然的生活图画,令人恍若隔世。

时光倒流千年,当年荼马古道上的上里古镇,有过怎样的繁华或是宁静?哪里是当年的客栈?哪里拴着打着响鼻的驮乌?廊檐下,多少旅人商队曾在这里憩息?接纳他们的,是否同样安然自在的面孔?

里镇是过去茶马司的所在地,茶的主要来源就是蒙山茶。蒙山跨四川名山、雅安两县,山势巍峨,峰峦挺秀。相传两千多年前,僧人甘露普慧禅师吴理真,“携灵茗之种,植于五峰之中”。蒙山五项,中顶上清峰最高。吴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,“高不盈尺,不生不灭,迥异寻常”,“味甘而清,色黄而碧,酌杯中,香云罩覆,久凝不散”,久饮此茶,有益脾胃,能延年益寿,被称为“仙茶”。

蒙顶茶,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,有雷鸣、雾钟、雀舌、鹰嘴、芽白等品种,后来又有凤饼、龙团等紧压茶;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,故称蒙顶黄芽,是当时蒙顶茶的代表;如今以生产甘露为多,蒙顶甘露外形紧卷多毫,嫩绿色润,内质香气馥郁,芬芳鲜嫩,汤色碧清微黄,清澈明亮,滋味鲜爽,浓郁回甜,叶底嫩芽秀丽、匀整。

蒙顶派茶道分蒙顶茶艺“天风十二品”和蒙顶茶技“龙行十八式”两大类,分属典雅派与刚健派,一刚一柔,一文一武,一静一动,相映成趣。

“天风十二品”相传是蒙顶茶开山祖师吴理真所创,本来用于祭祀女蜗,历经两千年风雨,演变成著名的蒙顶茶艺,讲的是如何泡茶、闻香、送荼、饮茶的奥妙,包括玉壶蓄清泉、甘露润仙荼,饮客凤点头等12道程序,通常要沐浴焚香后在山顶表演,茗烟与仙雾渐融渐逝,神思共天,且合且离,将茶艺的雅致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宋代高僧禅惠大师在蒙顶山潜心修行时,创下融茶道、武术,舞蹈、禅学、易理为一体的茶技-“龙行十八式”,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水乳交融,更奠定了蒙山作为世界茶文化圣山的至尊地位。

平乐古镇

蜀身毒道的第一站,位于成都西南93公里,历史悠久,人文鼎蔚,白沫江穿镇而过,13株古榕树临江而立,33条明清古街保存完 好,原生态生活方式传承至今,彰显着古镇的原真性和完整性:平乐有很多特色小吃:碗碗羊肉、碗碗舌、饽饽鸡、奶汤面、羊 肉火锅、泡黄豆叉海椒、特色茶卤菜系列、烧血旺、烩豆腐、竹笋烧鸡、石磨豆花、野菜、老腊肉等,都是绿色天然售品,味道 鲜美。

雾中山

位于四川大邑县城北雾山乡境内,距成都 80公里,是蜀身毒道上的一个佛教胜地。原名大光明山,又名天诚山、雾山,主峰海 拔1638米,北有九龙山、金刚山,西有红岩山等,方圆数十里号称肯72峰,因常年被云雾覆盖,故名雾中山。雾中山的茶叶早在 唐宋时期就声名远播,当地历代僧人多以种茶为业,以茶易谷,禅茶并举。山中有大片古茶树,所产茶叶清香远溢,被视为上佳 之品。禅茶能解渴生津、缓解压力、净化心灵、培养善念,增长善根,因此饮茶便成为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。

清溪峡

现名深沟,位于汉源县与甘洛县交界,是蜀身毒道上的名胜。清溪峡南北走向,全长5公里,两侧排列着6座三千多米高的山峰, 峡底的古道历史上多次进行整修和加宽,保存相对完好。峡内山峦叠障,古木参天,流水潺潺,雨季一到,两岸的岩壁时有瀑布 挂落。峡内原有小石拱桥5座(现仅存一座),联络东西古道,因多年驮马踏踩,古道花岗石路面上的马蹄印有的深达三十多厘 米。峡中有古代护路兵勇住房和庙宇遗址、以及飞观音、关公试刀石等景观。

荥经古称严道,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、雅安市中部,是蜀身毒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相传,当年商旅马队经过,至百姓家中寻水,百姓家贫,抠湿泥捏制成器皿烧水,众人饮之,回味甘甜,大加赞誉,荥经砂器的美名就此流传开来。

荥经县的古城村(古城坪)是荥经砂锅的主产地。如今,荥经砂锅的制作依然停留在“秦汉时代”。在挖好的泥凼里,人与牛一起炼泥,揉面一般,把黏土炼得干湿相宜,十分柔韧。 制作坯子的转盘大多还是手抹或者脚蹬,这样的场景与千年之前并无两样。现在已经有了电动转盘,但是,电动转盘只能机械地匀速转动,人体的感觉却是有轻重、有快慢、有张弛,是 机械的转盘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的。砂锅虽然只是一种器皿,但是制作过程也渗透着制作者的心性。

最火爆的砂器款式要数龙砂锅,顾名思义,锅身、锅盖雕有陶龙。一个龙砂锅,从制坯到下窑、上釉,有十多道工序、其中最考手艺的,便是雕龙。陶砂锅贴龙两条,锅盖一条,锅身两条龙交错在一起,边上还饰有云彩。龙头是龙砂锅的魂,龙首上昂,龙眼炯炯有神,才算得上好砂锅。一团黑泥巴在匠人的手中变成一条神采奕奕的龙,靠的还是祖辈传承的老手艺。

荥经砂陶浑圆、饱满,却又不失古朴,散发着清幽之光,这与荥经独特的土质不无关系,也是荥经砂器得以流传至今的关键。这种黄白色的黏土,据说只有古城村一带的才能用,别处的都不行。所谓“一方水上养一方人”,也许上天就只给了古城村人这方“水上”,所以,荥经砂锅在这里一脉相传。

蜀身毒道一路向南,各种关隘教不胜数,值得说道的景致,故事不胜枚举,它是中华民族经过百折千回打通的一条商道,当我们在越南、缅甸,泰国、菲律宾等国家的古城书镇看到青瓦白墙、飞檐斗拱的古建筑,联想到这些国家曾经使用双字、阅读诸子经书的历史,怎能不为祖先的功德和毅力所折服?如今南亚商贸崛起,让我们再次追忆起那穿越在茫茫大山里的古商道。

蜀身毒道,凝固岁月

发布时间:2016-01-07 14:17:53

西南丝绸之路,西汉时称为“蜀身毒道”,从今四川成都起始,经云南的昭通、曲靖、大理,从保山出境入缅甸、泰国,到达印度(古称身毒),再翻山越海抵达中亚,然后直至地中海沿岸。它和西北丝绸之路几乎同时开通,一直沿用到近代,是中国西南地区沟通南亚诸国的经济大通道,人们通过它进行商贸往来、文化交流和宗教融合。如今,古道的辉煌已经消逝,但青石板上深深的马蹄印还能唤醒当年的记忆,透过它,仿佛还能隐约看到马帮的背影,披着残阳,朝历史深处走去……

成都是一座舒适、安逸的城市,四面环山,因为蜀道难行,对外几乎封闭但两千多年前古人用双脚走出的一条道路——蜀身毒道,将成都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在一起。成都成为这条古道的起点,也成为繁盛的商贸中心,大量丝绸、铁器、漆器等从这里出发,沿着西南深山密林中的通道,走向南亚、西亚以至欧洲。

蜀锦,其价如金,采用现代科技.一台花楼织机,两人操作,一天最多也就能织出4寸左右,当年为了供应各方需求,不知蜀地有多少妇女日夜在织机上穿梭。为了管理织锦业,成都在西汉时就有了“锦官”,很多成都人直到现在还喜欢对外称向己的城市是“锦官城”,

如今想要再欣赏到蜀锦的秀色,成都的锦绣工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这里有着浓厚的蜀锦蜀绣风格,外墙灰白相间,地面用青色石铺就,古意浓浓,而外面使用的铝合金格栅和定制的青色瓷砖相互交叠,构成锦绣般的编织效果,尽显艺术气息。蜀绣的技艺特点是线法平顺光亮、针脚整齐、施针严谨、掺色柔和,车拧白如、劲气生动、虚实得体,在这里能欣赏到精巧的针法绣技、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、绣画合一的线条绣、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、纱针、点针、覆盖针等,让人叹为观止,大开眼界。

成干上万匹锦帛在成都织好,西出临邛(今邛崃),南出南安(今乐山),进入蜀身毒道。蜀地商队驱赶着驮运丝绸的马队一路走来,沿途尽是火山深壑,云遮雾罩,崎岖而蜿蜒,神秘而惊险。在山崖上踏出的步道,仅供一人通过,人与马缓缓穿梭在莽莽原始森林里,除了潺潺溪流和几声鸟鸣,唯有叮当的马铃相伴。 蜀锦质地绢细,行销海外,深受喜爱。外族商旋为求蜀锦、千里迢迢带来了珍贵的海贝、象牙。不断走出去的古蜀人,和不断走进来的异邦商贾,在这条艰险的古蜀道上,风餐露宿,日夜兼程,各种货物在这条古道上汇集成了一片贸易的海洋。

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,初名“罗绳”,历史上是蜀身毒道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,也是唐藩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。上里因商而辟,因商而兴,也因商得以流传。小镇依山傍水,田园小丘,木屋为舍,现在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。

古镇不大,也看不到“昔日繁华百宝街,雄商大贾挟货来”的商业气息,仍旧守着千年前的古朴无华。寻找未曾湮灭的历史踪迹,眼前依稀可见的,是沿街的老式铺面和错落有致的木制楼阁,石板铺街,街市主要是“井”字布局,取“井中有水’、防止火患之意,风格各异的建筑,与四周环抱的溪水、绿草披拂的古桥、桥边的古塔,古树相映成趣,构成-幅古韵犹存的生活画卷。

一家杂货铺子里,老式的玻璃匣子,满满装着糖果,蜜饯,对面铺子门前,白须白眉的老汉,一边倚门与人寒暄,一边抽着长长的旱炯管。旁边,坐着摆开的木头条凳,穿着夹克的汉子,与抱着孩子的女人,在木头方桌上,把麻将搓得哗啦啦响。酒帘高挂,穿过诱人的酒香,是一家南货店熏得黑亮的腊肉。这简简单单,趣味盎然的生活图画,令人恍若隔世。

时光倒流千年,当年荼马古道上的上里古镇,有过怎样的繁华或是宁静?哪里是当年的客栈?哪里拴着打着响鼻的驮乌?廊檐下,多少旅人商队曾在这里憩息?接纳他们的,是否同样安然自在的面孔?

里镇是过去茶马司的所在地,茶的主要来源就是蒙山茶。蒙山跨四川名山、雅安两县,山势巍峨,峰峦挺秀。相传两千多年前,僧人甘露普慧禅师吴理真,“携灵茗之种,植于五峰之中”。蒙山五项,中顶上清峰最高。吴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,“高不盈尺,不生不灭,迥异寻常”,“味甘而清,色黄而碧,酌杯中,香云罩覆,久凝不散”,久饮此茶,有益脾胃,能延年益寿,被称为“仙茶”。

蒙顶茶,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,有雷鸣、雾钟、雀舌、鹰嘴、芽白等品种,后来又有凤饼、龙团等紧压茶;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,故称蒙顶黄芽,是当时蒙顶茶的代表;如今以生产甘露为多,蒙顶甘露外形紧卷多毫,嫩绿色润,内质香气馥郁,芬芳鲜嫩,汤色碧清微黄,清澈明亮,滋味鲜爽,浓郁回甜,叶底嫩芽秀丽、匀整。

蒙顶派茶道分蒙顶茶艺“天风十二品”和蒙顶茶技“龙行十八式”两大类,分属典雅派与刚健派,一刚一柔,一文一武,一静一动,相映成趣。

“天风十二品”相传是蒙顶茶开山祖师吴理真所创,本来用于祭祀女蜗,历经两千年风雨,演变成著名的蒙顶茶艺,讲的是如何泡茶、闻香、送荼、饮茶的奥妙,包括玉壶蓄清泉、甘露润仙荼,饮客凤点头等12道程序,通常要沐浴焚香后在山顶表演,茗烟与仙雾渐融渐逝,神思共天,且合且离,将茶艺的雅致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宋代高僧禅惠大师在蒙顶山潜心修行时,创下融茶道、武术,舞蹈、禅学、易理为一体的茶技-“龙行十八式”,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水乳交融,更奠定了蒙山作为世界茶文化圣山的至尊地位。

平乐古镇

蜀身毒道的第一站,位于成都西南93公里,历史悠久,人文鼎蔚,白沫江穿镇而过,13株古榕树临江而立,33条明清古街保存完 好,原生态生活方式传承至今,彰显着古镇的原真性和完整性:平乐有很多特色小吃:碗碗羊肉、碗碗舌、饽饽鸡、奶汤面、羊 肉火锅、泡黄豆叉海椒、特色茶卤菜系列、烧血旺、烩豆腐、竹笋烧鸡、石磨豆花、野菜、老腊肉等,都是绿色天然售品,味道 鲜美。

雾中山

位于四川大邑县城北雾山乡境内,距成都 80公里,是蜀身毒道上的一个佛教胜地。原名大光明山,又名天诚山、雾山,主峰海 拔1638米,北有九龙山、金刚山,西有红岩山等,方圆数十里号称肯72峰,因常年被云雾覆盖,故名雾中山。雾中山的茶叶早在 唐宋时期就声名远播,当地历代僧人多以种茶为业,以茶易谷,禅茶并举。山中有大片古茶树,所产茶叶清香远溢,被视为上佳 之品。禅茶能解渴生津、缓解压力、净化心灵、培养善念,增长善根,因此饮茶便成为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。

清溪峡

现名深沟,位于汉源县与甘洛县交界,是蜀身毒道上的名胜。清溪峡南北走向,全长5公里,两侧排列着6座三千多米高的山峰, 峡底的古道历史上多次进行整修和加宽,保存相对完好。峡内山峦叠障,古木参天,流水潺潺,雨季一到,两岸的岩壁时有瀑布 挂落。峡内原有小石拱桥5座(现仅存一座),联络东西古道,因多年驮马踏踩,古道花岗石路面上的马蹄印有的深达三十多厘 米。峡中有古代护路兵勇住房和庙宇遗址、以及飞观音、关公试刀石等景观。

荥经古称严道,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、雅安市中部,是蜀身毒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相传,当年商旅马队经过,至百姓家中寻水,百姓家贫,抠湿泥捏制成器皿烧水,众人饮之,回味甘甜,大加赞誉,荥经砂器的美名就此流传开来。

荥经县的古城村(古城坪)是荥经砂锅的主产地。如今,荥经砂锅的制作依然停留在“秦汉时代”。在挖好的泥凼里,人与牛一起炼泥,揉面一般,把黏土炼得干湿相宜,十分柔韧。 制作坯子的转盘大多还是手抹或者脚蹬,这样的场景与千年之前并无两样。现在已经有了电动转盘,但是,电动转盘只能机械地匀速转动,人体的感觉却是有轻重、有快慢、有张弛,是 机械的转盘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的。砂锅虽然只是一种器皿,但是制作过程也渗透着制作者的心性。

最火爆的砂器款式要数龙砂锅,顾名思义,锅身、锅盖雕有陶龙。一个龙砂锅,从制坯到下窑、上釉,有十多道工序、其中最考手艺的,便是雕龙。陶砂锅贴龙两条,锅盖一条,锅身两条龙交错在一起,边上还饰有云彩。龙头是龙砂锅的魂,龙首上昂,龙眼炯炯有神,才算得上好砂锅。一团黑泥巴在匠人的手中变成一条神采奕奕的龙,靠的还是祖辈传承的老手艺。

荥经砂陶浑圆、饱满,却又不失古朴,散发着清幽之光,这与荥经独特的土质不无关系,也是荥经砂器得以流传至今的关键。这种黄白色的黏土,据说只有古城村一带的才能用,别处的都不行。所谓“一方水上养一方人”,也许上天就只给了古城村人这方“水上”,所以,荥经砂锅在这里一脉相传。

蜀身毒道一路向南,各种关隘教不胜数,值得说道的景致,故事不胜枚举,它是中华民族经过百折千回打通的一条商道,当我们在越南、缅甸,泰国、菲律宾等国家的古城书镇看到青瓦白墙、飞檐斗拱的古建筑,联想到这些国家曾经使用双字、阅读诸子经书的历史,怎能不为祖先的功德和毅力所折服?如今南亚商贸崛起,让我们再次追忆起那穿越在茫茫大山里的古商道。

评 论
手机:  
电话:  
联系人:
Q Q:   
地址:  

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
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,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建设,目前各项建设...
滁州首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亮
近日,滁州市首部旅游宣传片《滁非绝色》正式对外亮相。据悉,该宣传片以四个具有代表...
《芈月传》热播助长淮南景
近日,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《芈月传》着实让“淮南十景”之一的春申君战国文化园...